
人民币走上国际储备货币之路
文章来源:通和投资发布时间:2010-06-24
最近一段时间,管理层对于经济领域的调控政策重拳不断,继房产调控和六大经济领域向民营资本开放后,国家又祭出人民币再次汇改、人民币跨境结算全面铺开的重大举措。实际上这些政策已经不是对中国经济的调控而是在奠定中国未来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格局。
从最近的政策可以清晰地判断出,人民币已经离资本项目自由兑换又近了一步,人民币已经走在了成为全球储备货币的道路上,这将是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件大事!
一直以来中国坚守着金融领域最后的防线:人民币盯住美元,在极小的区间内变动,并且不能自由兑换。这样的政策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曾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帮助中国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不自由兑换帮助中国成功抵御了包括东南亚金融危机在内的诸多金融危机的冲击。但随着中国经济体的日益壮大,随着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愈来愈大,过去的汇率政策的副作用也越来越大。人民币紧盯美元的政策在让中国进出口一路飙升的同时也丧失了很多货币主权,目前外汇占款已经成为我国增加基础货币的主要途径,极大地冲击了中国的货币体系,让中国的货币政策往往陷入两难的境地。2000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为1665亿美元,而在2009年底外汇储备已经飙升到2.4万亿,9年的时间增长了14.4倍。仅外汇占款一项,中国9年当中就增加了15万亿的基础货币,可以想象对中国货币体系的冲击有多大。这导致了中国运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难度,利率政策基本放弃了,只能不断地调整银行准备金率,中国房价的一路飙升也和货币供应量的巨幅上升有直接关系。盯住美元政策也让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大打折扣,目前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与中国经济在世界的地位极不相称,这造成了中国在很多时候都没有话语权,一年比一年艰难的铁矿石谈判就是一个例子。更重要的是现行的汇率政策十分不利于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压低的人民币只能导致中国生产更多的低附加值产品,而把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留给中国。
所以现在管理层选择在这个时机推出人民币全面跨境交易结算和汇率改革是恰逢其时的,结合中国打压房地产,对民营经济全面开放,转变经济结构等诸多举措。可以说中国的管理层在下一盘大棋,目前看招招皆妙,严格执行下去,十年后中国经济将再度脱胎换骨,但这种调整带来的阵痛将是难免的,希望管理层能顶住压力,保证执行层不出偏差则大事可成!
那么人民币跨境交易、汇改乃至将来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对中国股市会有哪些影响哪?消息出来当天银行、地产、航空类股票有良好表现,后市它们会有持续表现吗?人民币汇率会像上次汇改后那样出现单边行情吗?
在这里说说笔者的几个判断:首先人民币不会像上次汇改那样出现单边上升的局面,因为经过这些年国内货币量的大幅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已经消化的差不多,目前中国经常项目的贸易顺差已经大幅降低,甚至个别月份还出现贸易逆差的情况,总的来说中国走的是当年韩国的模式,以对内的渐进通胀化解汇率升值压力。中国汇率未来还是要升的,但离均衡并不遥远。
其次,中国的房价和汇率不会同时上升。最近越来越多的人在抱怨,在京上深买房安家不如移民国外。从房价的角度看人民币可能还有贬值的压力,所以中国的房价和汇率不可能同时上升,那样就会形成终极泡沫,对经济杀伤力极大,管理层是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的,所以地产、银行的行情只是反弹,不会出现持续上升的情况。
最后,鉴于目前中国的经济体运行情况远比美国和欧洲更为健康,所以人民币跨境结算之后,以人民币结算会得到很多国家、地区公司的认可,所以人民币有可能以一个比较快的速度流向境外,这在短期内可能会产生一个紧缩的效果,加剧目前A股市场资金捉襟见肘的局面,同时汇改也会增加中国出口企业的经营压力,这些可能都会在最近对A股市场构成压力。但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对中国经济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将更容易的获得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国际地位将上升,话语权将更大,获得货币市场的自主权,对经济的调控会更得心应手。
所以对于股市而言,最近一、两年可能会是震荡调整的格局,但这之后,会迎来一轮长时间的大牛市!
来源:本站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