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通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金融教育宣传月”投教宣传:防范非法证券活动案例

文章来源:通和投资发布时间:2024-09-30

一、持续增强防范意识,警惕虚假交易软件

近年来,频发不法分子以“黑APP”“黑平台”进行诈骗或从事非法证券期货活动,投资者从事证券期货交易时须牢记“选择合法机构,远离非法主体”。面对来路不明的推荐应保持警惕,可通过证监会、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期货业协会等官方网站查询合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信息,以免误入陷阱,上当受骗。如遇资金转账等要求,应审慎核查对方身份,特别是转账至个人名义开立的账户,必须慎之又慎,一旦发现资金损失,应做好相关信息留痕,第一时间报警,以便公安机关发现线索,及时破案。 

二、伪造身份加微信,实为荐股骗钱财

某证券公司收到下辖分支机构反映,一些不法分子谎称是该公司员工(甚至冒充该公司真实员工信息)申请添加客户微信、QQ等社交工具,或者邀请客户加入伪造的证券公司客户微信群、QQ群(如“XX证券VIP服务群”“规避风险交流群”),向客户发送或冒充其他客户在群内散布非法荐股信息。客户在同证券公司及其员工沟通、交流时,应当认准公司官网、微信公众号、营业部等官方渠道,若同不认识的员工联系、交流,应通过营业部或者该公司全国统一客服电话等途径核实员工姓名、员工号等信息,提高警惕,拒绝各类非法荐股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三、投资咨询求诸专业机构,信息来路不明多为陷阱 

李某是一名投资者,在某网站看到一款炒股软件,声称其能准确揭示股票买卖时点。李某拨打网站上的热线电话,电话客服非常热情地向其介绍了该软件的炒股业绩,信誓旦旦地说,只要购买软件成为会员就会有股票信息提供,保证稳赚不赔。李某因近期市场震荡,股票套牢,便心急如焚地花6000元购买了该软件,使用期3个月。但不久,李某发现该软件的实际效果与宣称内容差别巨大,遂向公司提出退款。公司则称可以免费为李某展期服务3个月,并推荐有内幕信息的股票。随后,李某每次都是高买低卖,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陷入重度亏损的境地。经查,该公司无证券投资咨询资格,实际是以销售荐股软件的方式从事非法投资咨询活动。

以上案例节选自中国投资者网https://www.investor.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