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通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年度观点:2021年行情回顾及未来展望

文章来源:通和投研发布时间:2022-02-16

行情回顾:

2021年沪深300指数从5211.29调整4940.37,涨跌幅约-5.20%;中证500指数从6367.11涨至7359.40,涨跌幅约为15.58%;上证50指数从3640.64调整至3274.32,涨跌幅为-10.06%
2021年市场整体波动较大,开年延续了2020年底上涨趋势,特别是白马龙头股多加速上涨,相关基金销售火爆,新的增量资金支撑股价进一步上涨,但是春节后这样的正循环戛然而止,前期热门股票很多跌幅超过20%,市场再次提醒投资者,投资不能简单的线性外推。年初下跌的原因有对于外部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担忧,香港上调印花税等扰动因素,但是最主要的还是19,20连续两年上涨后,基金抱团板块风险收益比变低,部分白马股存在严重高估和业绩透支。之后陆续出台的一些超预期政策进一步加大了市场的波动,反垄断压抑制互联网行业扩张,教育行业双减的力度也是以往不能想象的,经济下行压力下管理层仍然不放松对于地产的调控,对于监管政策的担忧蔓延到整个市场,市场风险偏好持续下降。临近年底,政策面开始转向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两大重磅会议将稳经济作为明年宏观政策的主要任务,提出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适度超前基础设施建设重提房地产行业的经济支柱低位,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需求,此前暂停的二手房贷款重新放开加快投放速度对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银保监会鼓励金融机构提供并购贷款服务,产生的负债不计入三条红线,一系列围绕稳增长主题的政策开始实施,为2022年国内经济复苏以及应对美联储加息周期打下基础。
2021年新冠疫情爆发的第二年,全球范围疫情影响由盛转衰,上半年肆虐的致死率变异毒株德尔塔临近年底逐渐被新变异毒株奥密克戎取代,新毒株虽然传播能力更强,但是致死率大幅下降,已逐渐接近流感水平,因而欧美国家目前均宣告疫情限制措施解除,未来随着疫苗接种的进一步普及以及冬奥会的结束,我国也有望逐步解除清零政策,开启与病毒共存时代,经济活动恢复往昔。
2021年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货币无限宽松背景下,经济面持续复苏,通胀也随之而来,带动以原油,天然气,有色金属,铁矿石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暴涨,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影响,国内PPI持续超预期,以周期板块个股为主导成分的中证500指数独立大盘,股价持续上涨
2021年,“双碳”是市场热度最高的词语。2021年5月26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开市;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发布,相关板块新能源、绿色电力、清洁能源等成为了新的“一致预期”,此外2021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超预期,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整车板块持续上调,结构性行业持续展开。
未来展望:
中国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世所未见史所未见的复杂严峻局面。一短期内疫情的不确定性对经济构成重大挑战;二是房地产领域,以恒大为代表的的房地产企业暴雷潮能否持续引发系统性风险也未可知;三是中长期中美对抗,尤其是技术封锁,使得芯片5G为代表的的产业链安全也将成为中国经济的巨大挑战;四是中国近年来出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中国或将从2023年开始迈入人口负增长,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将日趋严重,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将成为长期的隐忧;最后是人类共同面临着严峻的气候危机,在碳减排的压力下,通货膨胀和能源危机迫在眉睫。
在时代大背景下,中国有哪些产业面临更大的机遇,我们在投资上应该如何布局呢?从绝对的市场空间、紧急重要性以及未来增量规模等几个维度来看,投资机会依次排序为:构建中国自己的新能源绿电体系、制造业中的进口替代相关的“专精特新”、向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核心城市群聚集的城市化进程、以及基于5G,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超高清显示等技术的元宇宙。
气候危机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所以中美即使在当前竞争格局中,依然达成一项关于气候协议的宣言。全球变暖引发的气候危机不仅在最近几年导致各种极端天气频繁发生,甚至也是我们今年全球能源危机的主要原因。目前科学界已经达成共识:人类工业活动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导因素。如果如果全球主要的经济体不迅速实现碳达峰和碳减排,那么全球气温一旦上升幅度超过1.5度,地球将面临极端不稳定的气候环境,甚至引发像电影“后天”那样的末日危机。而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有希望构建绿色电力系统的国家。我们国家在光伏、核电、特高压等技术上全球领先,并具有最齐全的工业制造能力,所以一定要把构建绿电体系作为国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的GDP已经达到美国的70%。抑制中国发展已经成为美国的整体战略决策,不是哪一届总统的个人好恶。美国在诸多高科技领域依然对我国有着巨大的优势,并在芯片等诸多领域对我们实施卡脖子手段,这对我们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所有的卡脖子领域都存在着进口替代的机会,而且这是真正的增量。相信我国诸多有竞争力的企业,也会把握住这次产业升级的良机,其中也孕育着巨大的投资机会。
中国具有全球最大且最完善的制造业产业链集群,过去的中国企业普遍以规模为导向,中国制造业自身在升级,逐步迈向中高端制造,规模不再是首要的目标,今天更需要突破高附加值产品,这就需要一批又一批的具有全球竞争力品质和技术的 “隐形冠军”。只有诞生越来越多这种类型的公司,才是支撑我国制造业迈向中高端过程的脊梁。                    
中国经济今天的诸多困局,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过去20年城市化进程当中为了维持区域经济发展平衡产生了人地错配等问题所导致的。核心城市得不到土地供应,导致房地产供应能力不足,从而房价畸高。而大量三四线城市土地供应充裕,建了许多新兴开发区和新城,但却没有人口和产业,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未来20年将会各种资源向核心城市群聚集,从而推升经济效率,这也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最大潜力之一。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人类社会向虚拟世界不断跃迁的迹象十分明显。而中国在5G基础建社设、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智能制造等元宇宙基础构成上都有产业优势。目前虽然技术层面仍不成熟,但是可以期待中国将来也会孕育出元宇宙行业中的腾讯、阿里。
中国资本市场在最近一两年或继续延续结构性行情,我们也将会在上述领域不断做好研究和积累,发掘相关的优秀上市公司,并参考估值因素择机持有。持续为投资人创造超额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