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通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市场短评:央企“限金令”透露的信号

文章来源:通和投研发布时间:2024-06-14

     近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试行)》的重大行动。国资委是继金融监管总局之后,第二个就《规定》做出相关部署要求的部委。国资委对于中央企业涉足金融业务,明确各中央企业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对服务主业实业效果较小、风险外溢性较大的金融机构原则上不予参股和增持。这个“两不”,也可以称为“限金令”。这次限金令让人想起2018年国家再度重申央企“退房令”,要求不在保留名单内的企业必须有实质性推进,并拟定了明确的时间表。在新的政令倒逼下,根据媒体报道,2019年上半年,除了保利集团、中化集团、华侨城集团等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旗下公司转让项目股权外,中航工业、中国电子、国机集团等多家非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旗下也有房地产项目股权挂牌转让,其中多数处于亏损状态,有的项目甚至资不抵债。而随后的房地产行业迎来了三条红线等最强监管措施让行业陷入寒冬并持续至今。那这次限金令会出现今后几年金融业的寒冬期吗?大概率会是这样!这是由宏观基本面决定的。首先,过去几年地产业的寒冬并没有反映在金融业的坏账中,一方面是很多银行确实以前对房地产行业的风险提前有所防范,另一方面金融业尤其是银行有很多办法将风险延后不暴露的方法。但是如果地产行业持续低迷过久,那么风险终究会暴露出来,更重要的是银行规避地产风险的主要办法是贷款给信用等级更高的地方政府及相关融资平台,而这些平台的还款能力的主要来源还是土地财政,所以兜兜转转下来还是难以脱离地产寒冬。其次,随着我们人口下降带来的长期通缩压力以及重工业化、城市化进入后期,间接融资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降低,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业将处于长期利差下降的过程。这两点就决定了围绕间接融资的金融业在未来几年会处于风险高发期,所以这次央企“限金令”透露的信号还是要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