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通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消息两则

文章来源:通和投资发布时间:2019-03-22

两会结束后市场在3050点左右上下震荡,各方都对市场未来的走势给予密切关注。消息方面本周“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证监会明确资本市场14大重点任务”两则消息值得关注。

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

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总理表示,不会让经济运行滑出合理的区间,给市场发出了稳定的信号,并宣布两个重要时间点,4月1日减增值税,5月1日降社保费率

不会让经济运行滑出合理的区间

中国适度调低增速预期目标,用的是区间调控的方式,既和去年经济增速相衔接,也表明不会让经济运行滑出合理的区间,可以说给市场发出的是稳定的信号。

现在中国市场主体已经超过1亿户,把他们的活力激发出来,这个力量可以说是难以估量的,我们还是要政贵有恒,继续推进减税降费、简政,培育新动能、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等一系列的措施,为市场松绑,为企业腾位,为百姓解忧。把他们的创造力释放出来,我们一定能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而且推动高质量发展。

运用准备金率、利率等数量型或价格型工具

今年不确定的因素不少,我们还要有更多的应对准备,我们留有了政策空间。比如我们今年提高赤字率0.2个百分点,没有超过国际上说的所谓3%的警戒线。而且我们还可以运用像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数量型或价格型工具,这不是放松银根,而是让实体经济更有效地得到支持。不管发生什么样的新情况,我们都会立足当前、兼顾长远,保持中国经济稳定,保持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不变。

4月1日减增值税 5月1日降社保费率

今年下决心要进行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把增值税和单位社保缴费率降下来,减税降费红利近两万亿元,是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性举措。

这样做有利于公平,因为按照规则各类所有制企业普遍能从减税费中受惠,而且政策效率很高,一竿子插到底,直达市场主体。4月1日就要减增值税,5月1日就要降社保费率,全面推开。我看还没有其他办法比这种办法给企业带来的感受更公平、更有效。

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今年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实际上是一项重大改革和重要抉择。之前我们反复测算,有多种方案,有一种就是,今后几年每年把增值税率降一个百分点,但在当前情况下企业可能感受不深。所以我们下决心把占增值税50%多的制造业的增值税率明显降低3个百分点,把建筑业等部分行业降1个百分点,其他所有行业也确保只减不增。

由于税制的原因可能在推进过程当中有些行业抵扣少了,税收有增加的可能,我们也做了认真的准备,就是对他们加大抵扣的力度,用打补丁的办法,并对所有的中小微企业实行普惠性减税,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对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率,我们还明确,可以从原规定的20%降到16%。

这是一项刀刃向内、壮士断腕的改革

减税是要减收的,我们今年安排财政支出和GDP增长同步,确保民生重点领域、三大攻坚战支出只增不减。政府要过紧日子,不仅要压缩一般公共预算的支出,而且增加特定的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进入国库,并把长期沉淀的资金收回。通过这些举措,我们筹集了1万亿元资金。我们还要求地方政府也要挖潜,把自己的功课做足。对中西部地区,我们将给予适当的转移支付支持。

大规模减税降费,是要动政府的存量利益,要割自己的肉。所以我说这是一项刀刃向内、壮士断腕的改革。

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现在看,我们还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这也是一项改革。从趋势看,应该给实体经济、给企业让利,让他们在国民收入分配的蛋糕中的比例更大,这样能更多带动就业,让就业人群增加收入。

为此,政府就要过紧日子,就要让利,政府的存量利益也要动,得罪人也要动,让利于企业,让利于民,这样财政才更可持续,反过来讲可能就要打问号了。我们这样做,不是说在预支未来,恰恰是在培育未来。

现在可以说是真金白银已经备好了,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都要去落实,决不能让政策打白条,更不允许变换花样乱收费来冲击减税降费的成效,还是要让企业、让市场主体切实感受到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实实在在效果。

“一老一小”应引起更高重视

我们要在发展经济的过程当中持续地改善民生,抓住民生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一件一件去做。现在大数据显示,“一老一小”的问题,就是养老服务、托幼服务有困难,这个确实应该引起我们更高的重视。我到一些地方去调研,发现已经有好的经验,就是重点发展社区的养老托幼服务,这样可以做到就近可及、普惠公平,只要安全可靠,大家是欢迎的。所以,我想还是要创新机制,对接群众需求,发挥社会力量作用,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老年人能安度晚年,孩子们有幸福的童年,那就有千家万户幸福愉悦的家庭,也可以让青年人或者中青年人有更多的精力去就业创业。

希望中美磋商能有成果实现互利双赢

中美建交40年来,两国关系可以说是一直向前,取得了丰硕成果。在这个过程当中曲折不断、风云变幻,但是向前走的大趋势没有改变。

当然,中美关系保持总体稳定的同时,一些矛盾纠纷也经常突出地表现出来。一段时间以来,表现比较突出的是中美经贸摩擦,但是中美双方磋商一直没有停。在去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期间,两国元首达成了重要共识,现在双方的磋商还在继续进行。我们希望磋商能有成果,能够实现互利双赢。我相信,这也是世界的期待。

继续推进市场化法治化改革倾听市场声音

我们要继续推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继续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政府要坚持推进市场化、法治化的改革,以实际行动、具体举措让改革成果不断显现。

政府的改革应该是更好地让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说要围着市场做文章,不是老给市场下指令,让市场做什么,而是要把市场的活力激发出来。

我们要采取措施,除了涉及公共安全、特种行业之外,都应该拿到营业执照以后就可以正常经营。政府的监管部门可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在这个过程当中,对企业的行为进行甄别辨别,需要发证的发证,不符合资质条件的,该逐出市场就逐出市场。

要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制度

刚才闭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外商投资法,这个法是要用法律的手段,更好保护外商投资,吸引外商投资。这个法律也可以说是规范政府行为的,要政府依法行政,而且政府要根据这个法律的精神出台一系列法规、文件,保护外商权益,比如信息投诉机制如何公开、透明、有效。这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很重要的事情,会推出一系列有关法规和文件,让外商投资法顺利实施。

我们要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制度,而且要推出新的负面清单。这个新推出的负面清单会做减法,而且以后还要逐步做减法,也就是说非禁准入的范围会越来越大。还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将修改《知识产权法》,对侵权行为引入惩罚性的赔偿机制,发现一起就要处理一起,而且要让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无处可遁。当然,我们也希望外国政府公正地看待中国企业和国外企业双方自愿的合作。总之,今年对外开放的举措我们会不断地推、继续地推。

服务实体经济这是金融的天职

服务实体经济,这是金融的天职,但是我们确实面临着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去年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遏制了融资难融资贵上升的势头。我们四次降准,其目的还是通过降低金融机构本身的成本,促进这些资金流向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今年我们要抓住融资难融资贵这个制约经济发展、市场活力的“卡脖子”问题,多策并举、多管齐下,让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在去年的基础上再降低1个百分点。

我们对外开放是自主的抉择,而且我们要引入竞争中性的原则,也就是对所有外资企业一视同仁的对待,同样,对中国国内各类所有制企业都应该一视同仁。现在在贷款问题上,的确需要清除一些障碍,引导金融机构改善内部管理机制,多跑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为他们降低融资成本、减少不合理的费用出力。小微活,经济才活,就业才多

当然,我们也时刻注意防范金融风险。对于那些不具备生存条件的“僵尸”企业,不会给他们新的贷款,对违法违规的所谓金融行为,该制止的制止,该打击的打击。我们完全可以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加强金融服务和防范金融风险是相辅相成的。

确保新增城镇就业人数在1100万人以上

今年我们确定要确保新增城镇就业人数在1100万人以上,实际上我们希望能够实现去年的实际规模,也就是1300万人以上的就业。所以,我们把就业优先的政策首次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并列为宏观政策,财政和货币政策不管是减税、还是降低实际利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围绕着就业来进行的。

我们说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首先是要保就业,不许经济滑出合理期间,就是不让出现失业潮。我们要多措并举,对一些重点人群要继续保障他们就业,像大学毕业生、复转军人、转岗职工等。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又达834万,比去年还多,创历史新高。我们还要确保不出现零就业家庭,对那些容纳劳动力比较多的企业要给政策优惠支持。我们还要推动创新创业创造,用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平台,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正在推进中欧投资谈判

中美贸易摩擦是中美双边的事情,我们不会利用第三方,更不会去损害第三方。中国和欧盟,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联盟。可以说,中欧都是世界多极化的重要一极,中欧关系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中欧,也有利于世界。

当然,中欧互为最大的贸易伙伴,我们之间有合作,也有摩擦,过去和现在都存在。但是,我们长期以来积累了化解分歧、摩擦的经验,这些经验我认为还应该继续沿用,其中很重要的就是中欧之间应该增强互信。现在我们正在推进中欧投资谈判,实际上是想让双向投资更加开放,这样做让双方都受益,当然是要公平地受益。我觉得双方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看待对方,在合作当中妥善化解分歧,让中欧关系稳步前行。下个月,我要去欧盟总部和欧盟领导人共同举行新一轮中欧领导人会晤。

看病是重要民生问题没有健康就没有幸福

看病确实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尤其大病是民生的痛点。

今年我们还要做两件这方面的事,并且要尽力。一是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门诊用药,纳入医保,给予50%的报销,这将惠及我国4亿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二是要降低大病保险的起付线,提升大病保险的报销比例。现在,近14亿人都进入大病保险了,要让更多的人、上千万的人能够直接受益,因为我们这个大病保险是有倍数效应的。要看到,我们的医保虽然覆盖全民,但是水平不高,尤其是农民人均年收入不到1.5万元,遇到大病靠自己扛是很难的。所以政府和社会要共同出力,缓解这个民生之痛,没有健康就没有幸福。

证监会明确资本市场14大重点任务

证监会于3月19日定调了下一阶段的14大任务。这是易会满上任后,首次如此明确证监会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一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资本市场既是一个融资市场,“晴雨表”功能主要通过上市公司来体现,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重中之重,证监会在信息披露规范、停复牌制度、并购重组引导、融资常态化等方面完善规则,就是要打造质量过硬、业绩向上的上市公司,让资本市场更好的服务上市企业,让上市企业在资本市场更好的发展。

二是大幅提升违法违规成本

证监会的监管职责之一,就是要坚决打击欺诈发行、大股东违规占用、操纵业绩、操纵并购、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目前,证监会正大力推进《证券法》等法律法规的修订,力求大幅提升资本市场违法违规成本,通过持续监管和精准监管,促使上市公司及大股东讲真话、做真账、及时讲话,不做违法违规之事,以净化市场生态。

三是统筹推进相关上市板块的综合改革

科创板和现有的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以及新三板都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创新的改革制度将在科创板上先行先试,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板”的增加,它的核心在于制度创新、在于改革,同时又进一步支持科创,证监会表态将会认真地评估推出科创板以后改革创新的效果,并统筹推进创业板和新三板的改革。

四是强化中介机构责任和能力

科创板推出后,对中介机构的勤勉尽责能力有了新的要求,试点注册制要更加强化中介机构的尽职调查义务和核查把关责任,对违法违规的中介机构及相关人员将采取严厉的监管措施。

五是进一步完善交易制度

完善交易制度就是要优化交易监管改革,让市场有明确预期,让投资者有公平交易的机会。

六是加强交易全程监管

在把好市场入口和市场出口两道关的同时,证监会还将会加强全程监管,督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更充分、中介机构更勤勉尽责、投资者更合规交易,以实现市场化优胜劣汰。

七是积极为中长期资金入市创造条件

要让市场更健康发展,需要中长期资金入市,目前监管层正在打通社保基金、保险、企业年金等各类机构投资者的入市瓶颈,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

八是加大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

上文提到过,资本市场将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以更多方式实现“引进来”和“走出去”,这包括了资金、市场机构和制度层面的完善。

九是防范化解资本市场重点领域风险

目前市场面临的是股票质押、债券违约、私募基金、场外配资、监管对象各类资管业务和地方各类交易场所等重点领域的风险处置,监管层密切紧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

十是推动债券市场统一监管

这是首次提及,此前有关债券市场的表述多为“促进债券市场协调发展”,表述的变化或意味着债券市场统一监管趋势已成。

中国信用债根据监管机构可以分为三类:国家发改委监管的企业债、证监会监管的公司债、银行间交易商协会监管的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等,另外还有金融企业发债(不包括政策性银行,主要是商业银行,由银监会和人民银行共同监管),包括金融债、次级债包括信贷资产证券化等。如何统一监管进一步有待明确。

十一是积极发展期货和衍生品市场

过去一年,期货市场发展迅速,给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交易品种,这一趋势还将继续。

十二是加强投资者教育

资本市场的投资品种和参与板块多了,也需要在投资者教育方面下大工夫,要做好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让投资者知晓投资风险,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十三是形成维护资本市场平稳发展合力

资本市场健康发展需要监管层、中介机构、投资者等各类市场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只有各参与方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让市场更加平稳运行。

十四是构建资本市场发展良好生态

资本市场的投资理念、投资者结构等需要市场进一步发展才能更趋理性和成熟,要构建良好生态既需要时间也需要监管引导,更需要市场参与各方的自我约束和归位尽责。